年少的孩子时常得病,而且挑食、厌食,常常不吃早餐?很多家长都为此烦恼。而“专家”们的建议又各不相同,我们该听谁的?近日,北师大bat365官网登录入口营养学讲师李文芬做客“德行珠海·亲子讲堂”,李老师既是中国营养学会会员,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告诉在场家长,多学些营养知识,可以帮助孩子少生病。
不要一发烧就急着降温
幼儿园、小学低年龄阶段的孩子家长常常有一种困扰:为什么孩子总生病?李文芬说,其实,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发生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常态。“这个阶段孩子身体必须大量接触病原体,形成‘免疫记忆’,当疾病再次入侵时,就能形成自身免疫防线了。”
她举例说,小孩子喉咙肿痛,这是免疫系统和病原体在打仗的信号,“如果出现咽喉部位的不适,说明已经有病原体入侵了”;发烧,意味着病原体已经攻破城墙,进入身体内部了;咳嗽,“说明战斗已经接近尾声,身体在往外清除病原体的‘尸体’”;腹泻,身体通过物理的方式减少病原体进入身体……
感冒、发烧,是儿童常见的病状,“一发烧就降温”也是家长的普遍做法。李文芬提醒家长,孩子发烧不要随便降温。“体温越高,免疫系统的功能越活跃。体温每增加1℃,身体的代谢效率就增加13%,免疫功能也随之增高。”她说,发烧是身体对病原体的一种抵御机制,“体温在38度到39度之间时,病原体在体内是非常不活跃的,几乎处于不复制,没有攻击力的状态”。
“当然,毕竟是小孩子,家长也应该注意烧的温度过高会发生惊厥等情况。”李文芬还是强调,不要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控制症状。
平时吃得好 可以少麻烦医生
“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在制造的时候,需要大量原材料,如果原材料不够就不能有效抵抗入侵。”这位营养学老师表示,身体是由营养素组成的,平时特别是生病时,必须保证这些物质的充足,身体才会得到好的支持。
另外,因为疾病状态下一般都胃口不好,所以疾病状态时要注意小孩子的饮食合理搭配,注意营养的消化吸收。“小孩子如果平时营养良好,生病的时候恢复就比较快。”这位母亲说,自己非常注意给两个孩子合理补充营养,“我们家人已经几年都没有去过医院了。”这样的成功经验,让在场家长们羡慕不已。
6~12岁儿童正值小学阶段,学业负担较重,“因早晨时间紧张而不吃或不重视早餐,导致早餐营养不足,是学生营养中较突出的问题。”李文芬表示,学生常在上午第三四节课出现饥饿感,以致思想不能集中而影响学习,长此以往会影响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李老师提醒家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正确、健康的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和老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们会受益终身。
要少量多次给孩子足量饮水
孩子们早晨刚起床时食欲一般不高,李文芬建议家长采用干稀搭配的方式,给孩子准备早餐。“可以参照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来为孩子准备可口、营养丰富的早餐。”
营养素是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李文芬告诉家长们,各种营养素合理搭配才能提供、维持人体全面生理功能的需要。“水也是其中必需的。”她提醒家长,要让孩子养成每天少量多次,足量饮水的习惯。
“天气炎热或运动时出汗较多,应增加饮水量。”李文芬提醒家长们,不要被动饮水,“等渴了才喝水,细胞已经处在缺水状态,长此以往对健康是有损害的”。她建议,孩子可以在每个课间喝水100~200ml左右。
对于很多人喝饮料的习惯,这位营养师强调,饮料不能替代白开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品。另外,饭前不宜大量喝水,“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
从专业角度,李文芬给家长一个饮水的量化建议:6~10岁孩子最好每天喝800~1000毫升水,11~17岁的青少年每天喝1100~1400毫升水才足够。
合理选择零食可补充营养
“吃零食影响正餐、影响健康”,这种普遍的认知其实是不准确的。李文芬表示,零食是儿童成长所需营养的必要补充,关键是选对零食。她表示,给儿童选择零食的原则是:富含营养、新鲜、天然、卫生的食物。“最好的选择是水果蔬菜、奶制品、豆制品、坚果、谷薯类。”
她提醒,高油、高盐、高糖的食品,以及冷饮、甜饮料,是不适合当做零食的。具体来说,偏胖的孩子是不是不该吃零食?李文芬认为,也不是这样,胖是营养过剩,但并不一定代表每种营养都是均衡的,“偏胖儿童推荐把西红柿、煮玉米、煮青豆、柑橘类水果作为零食。”而偏瘦儿童可以选择花生、核桃、煮牛肉、煮鸡蛋、煮豆腐干作为零食。
吃零食的另外一个原则是:吃零食的量以不影响正餐为宜。“最好养成有计划食用零食习惯,预备小包装零食。”这位营养学老师说。
专家支招
1 怎样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1、细嚼慢咽;
2、定时定量进餐;
3、清淡饮食。家长尽量自己做,烹调方法多以炖、蒸、煮、凉拌。少吃快餐、甜食和路边摊;
4、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
5、不饮酒。
“家长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孩子的。只有家长自己的饮食习惯调整好,才能帮孩子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李文芬说,学习型家长自己多学习营养知识,培养良好健康喜感很重要。
2 怎样搭配食物均衡营养?
1、类别多样化:谷薯类、蔬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2、品种多样化: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3、荤素搭配:肉末豆腐、青椒肉片;
4、形式多样化:不同烹饪方式,有干有稀;
5、颜色多样化:红、绿、黑、白、紫……
李文芬提醒家长,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儿童体内合成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高于成人,如果能量、蛋白质、脂类、钙、磷、铁、镁、锌、碘、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等缺乏,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小贴士
怎样选择营养资讯?
市面上各样关于饮食、营养和健康的资讯非常芜杂,朋友圈里流传着各种难辨真假的养生知识,家长该如何选择?作为专业人士,李文芬建议:
1、倾向于该专业权威,有些书连作者名字、照片、简历这些基本信息都不敢公布出来,这样的书就不要当真。最好还是听靠谱的专家意见。
2、广告词不要当回事,专家也有被收买的时候,为某些保健品“站台”,这时候应该注意:专家的话,发表在专业学术期刊上时才更可信。
3、要有批判性思维,很多咨询非常泛滥,要通过权威验证,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身体当做“小白鼠”。
4、不要迷信传统。
专家简介
李文芬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bat365官网登录入口营养学讲师,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珠海功能食品研究院副主任,珠海市营养师协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广东省国家机关健康管理主讲嘉宾,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珠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讲师团讲师。
原文链接:http://www.zjwb.com.cn/text.php?ud_key=10504&ud_date=201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