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视频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位1981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郑明远。在如今已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的郑明远看来,高考不仅是一次改变个人命运的重要事件,更应是一段可以带给你思考和启迪的人生经历。
郑明远是北师大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不动产学院的高级工程师,广东湛江人,出生于1964年,1981年参加高考。因为当时升学率不高,所以高考也被称为“过独木桥”。
北师大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不动产学院高级工程师 郑明远:
当时媒体有一句话 对当时的情形做了一个描述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过了独木桥就是“天之骄子”
成为大学生的话 即使是我们那时候
在放假回家的路上 很多大学生都喜欢
很骄傲地带着学校的校徽
因为那个时候带着校徽成为大学生
确实是整个社会都非常羡慕的一个群体
郑明远说,他所就读的重点高中,很多学生都交不起14块钱一个月的伙食费,他们只能从家里带米交给食堂,配着咸菜下饭,对他们来说,高考就成了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然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录取率可远不如现在,他们不得不更加刻苦,才有希望跨过这条独木桥,成为“天之骄子”。
北师大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不动产学院高级工程师 郑明远:
通常到了晚上教室 宿舍关灯的时候
我们还有很多同学跑到路灯下去看书
到厕所里面去看书
郑明远告诉记者,当时那一代人大都怀着崇高的理想。高考对于他们,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改变,更意味着将肩负起改变国家命运的使命。
北师大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不动产学院高级工程师 郑明远:
因为那个时候整个国家都是百废待兴
大家都有一种情怀就是要学好知识
要去建设这个国家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很多时候
比如高考完之后 同学要分手了
同学与同学之间写的临别赠语
现在看来是非常高大上的
比如那时候都写着 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为祖国四个现代化添砖加瓦
由于高中成绩一直保持优秀,发挥也很稳定,1981年夏天,郑明远顺利考上西南交通大学。他回忆,在他入校之后,高考中断十年后的首批考生也仍然在读。所以当时就出现了一个只有在那个年代的校园里才会看到的有趣现象。
北师大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不动产学院高级工程师 郑明远:
大学录取之后 正好是五个年级共校
所以他们经过这个十几年高考之后
已经很多人都三十多岁了
我们上学的时候是十六七岁 他们三十多岁
所以走去教室的路上的话 浩浩荡荡的
有父辈一样的 有小孩似的
那时候是学校很独特的景观
郑明远说,与现在有不少学生把高考结束当作是一种解脱不同,对于他们,考上大学才算真正打开了知识世界的大门,他们也很珍惜学习的机会。
北师大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不动产学院高级工程师 郑明远:
作为大学里面的教师 教室 都是很稀缺的
我们经常上很大的课 比如说两百人一个教室
那时候没有麦克风 老师在前排讲
坐在后排都听得清清楚楚 因为太安静了
大家都珍惜这个机会 很认真地去听
只听见大家做笔记沙沙的声音
如今,郑明远已经成为了一位大学老师,每天都面对着刚刚从高考中走过来的学生。他感慨,时代不一样了,学生的选择也不一样。但无论在何时,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像当年对待高考那样,一心一意,认真刻苦,这也是为人处事的态度。
珠海台记者林景静报道。
原文链接:http://www.n21.cc/xw/zh/2017-6-6/content_147037.shtml